
中核全聯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香港日富投資有限公司和西安北奇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混合所有制的技術產業化投資公司——陜西中核交大超潔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推動該項技術產業化。
西安交大將該技術成果知識產權及相關技術作價1.5億元人民幣轉讓給產業化投資公司。該公司將在初期籌資10億元進行技術產業化的工程示范。
告別“一把火燒煤”時代,創新技術引領產業變革。
技術簡介
郭烈錦教授介紹項目創新點
傳統燃煤、煤氣化鍋爐及其發電技術均采用“一把火燒煤”的形式,總能效和煤電轉化率低、污染嚴重、耗水量大,脫硫、脫氮、消除粉塵及二氧化碳代價高昂。
西安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郭烈錦教授帶領的團隊在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和創新群體項目、國家“973”計劃、“863”計劃等系列項目的持續支持下,歷經二十年科技攻關,研發出“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系列技術,俗稱“超臨界水蒸煤”,成功將煤炭化學能直接高效轉化為氫能,從源頭上根除了硫化物、氮化物等氣體污染物以及PM2.5等粉塵顆粒物的生成和排放,實現了煤炭能源的高效、潔凈、無污染轉化和利用。
重大效益
該技術具有運行費用低、投資回報率高等優勢,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一項變革性技術,也是能夠根除煤炭利用所生成的霧霾形成源的有效技術。
該技術目前已經全面完成原理性創新、實驗室規律性試驗研究和部分中試實驗。項目相關研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陜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系列科技獎勵,國際超臨界流體雜志將本技術作為最具價值和前景的原創性技術專文向全球推介。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對該項目進行了工程示范方案可行性論證,一致認為:該技術的工程示范方案總體上具有高能效、清潔低污染、低耗水、節能減排等特點,技術是可行的,經濟性是合理的。
作價1.5億 ,西安交大首個重大成果產業化項目令人矚目
會上,投資方簽署了陜西中核交大超潔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成立協議,隨后西安交大與該公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據了解,項目產業化公司三年內力爭完成該技術首個產業化示范項目的建設和運行,加速推動該技術在煤炭高效清潔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推廣應用。目前已確定先將50MW發電及熱電聯產機組、燃煤工業供熱蒸汽鍋爐替代產品等作為工程示范的切入點。
各界高度關注,技術或將破解霧霾困局
陜西省人民政府省長胡和平,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國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長修炳林,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副總經理李清堂,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張邁曾,西安市委副書記、西安市市長上官吉慶等參加項目產業化工作啟動及匯報會。
陜西省人民政府省長胡和平:
要解決霧霾問題,陜西作為煤炭大省必將大力推動該技術的產業化發展。期待參與到項目產業化的企業和學校能齊心協力,精誠合作,實現“學校+企業”、“技術+資本”的創新融合,早日為社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希望交大以此為契機,在產學研聯合攻關、科技成果就地轉化、人才培養、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建設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績。
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
希望此次成果轉化的合作方真抓實干,務求實效,把項目真正落實好,發揮出實實在在的效益,為全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探索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路子,也希望通過本次會議示范、帶動、聯合高校和保障科研人員積極投身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在全國高校營造更加良好的科技成果轉化的環境和氛圍。
西安交大黨委書記張邁曾:
要改革阻礙科技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為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要營造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良好環境,加大經費投入,做好政策引導,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要做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服務保障,確保學校科技成果快速高效應用到國民經濟主戰場。(據西安交通大學官微)
COPYRIGHT ? 2015 陜西環保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技術支持:陜西環保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347號 陜ICP備1500959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