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日報:陜西環保集團水環境公司堅決打贏延河污水防治攻堅戰
編者按:6月13日,延安日報第4版刊登《陜西環保集團水環境公司堅決打贏延河污水防治攻堅戰》,現刊載如下,以饗讀者。
(6月13日 延安日報第4版)
再現延河一川清水 扮靚老區生態家園
——陜西環保集團水環境公司堅決打贏延河污水防治攻堅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青山綠水,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再現延河一川清水,是延安幾代環保人的夢想,也是延安老百姓的期盼。以習近平總書記科學論斷為指引,陜西環保集團水環境公司為再建生態延河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堅決打贏延河污水防治攻堅戰。秉承“環保為民,產業報國”的企業宗旨,充分發揮國企員工肯吃苦、能戰斗、有社會擔當的精神,把治污治水作為踐行供給側改革和綠色發展的重中之重,讓生態文明之花在老區扎根。
近日,記者往來于延安市安塞區陜西環保集團水環境公司各個污水防治施工現場。工地上焊花四濺、機聲隆隆,工人們砌墻焊管、平整場地,一片火熱的繁忙景象。這些工程背后無不凝聚著水環境人的辛勤付出。
血液里流淌著國企的社會擔當
從成立陜西環境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陜西白鹿原水生態公司到旬陽、安康等10地成立子(分)公司;從運營鎮安縣、丹鳳縣等14個城鎮污水處理廠再到2017年在建項目達到46個,累計完成投資近6億元,市場范圍覆蓋陜西20多個區(縣),陜西環保集團水環境有限公司參與三秦大地城鎮污水處理的腳步一刻也不曾停歇。
作為陜西環保集團旗下專業從事水環境治理方面投資、建設、運營的板塊子公司,陜西環保集團水環境有限公司在企業發展中注重的不僅僅是企業效益,更注重的是社會責任,在國家提出鄉村振興大背景下,響應號召加快了城鎮污水處理廠項目建設步伐,水環境治理工作卓有成效,獲得各級政府部門和同行業的認可,成為推進美麗陜西建設不可缺少的中堅力量。
秉承綠色理念,構筑延河生態屏障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曾在多個場合發表過重要論述。在剛剛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總書記更是對生態環保工作提出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的新要求。
治理污染,改善區域水環境質量,為三秦兒女建設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園成為水環境公司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環保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水環境人對環保事業的職業夢想和追求。
延河,延安人民的母親河,養育著全市230余萬圣地兒女。水污染防治工作之于延安,之于延安市民的幸福生活,更顯得尤為重要。為推動革命圣地生態文明建設,水環境公司責無旁貸承擔起延安市安塞區水環境領域綜合治理項目。該項目是一項水環境領域綜合治理工程項目,項目涉及2個污水處理廠的新建和提標改造,12個污水處理站的新建及配套管網建設,面對施工周期短這樣巨大的壓力,公司董事長齊山在公司大會上發出決戰安塞動員令——“這是一場治理生態,保護家園的戰斗,考驗我們水環境人的時刻到了,我們必須集中力量打好打贏這場硬仗。”
在短短的時間內,要干出這樣的工程量,這是擺在全體水環境公司員工面前的艱巨任務。為了不拖工程進度后腿,水環境公司用重金召集1300多名專業技工,晝夜作業。水環境公司40多名項目管理技術人員,一頭扎進了工地,頂著烈日,冒著風雨,風餐露宿,奔波在全區14個廠站。公司根據治理條件和環境的不同,大力開展科技創新,對各個污水處理廠站,分別采用了不同的工藝技術和建設方案,現場勘查出結論、倒排工期趕進度,陰晴不論、晝夜不停……
“僅在建華寺鎮選址了4次,化子坪鎮選址了5次,而每一次、每一個站點的選址就需要一天的時間。全區14個站點,每一個都跑了好幾次。”工作人員說,精益求精的背后,是為了每一個廠址達到最優化、最合理。
“從最北邊的王家灣施工點到最南邊的西河口施工點,單程就是180公里的路程,我們巡查人員一天就得跑一個來回,天天如此。”工作人員已經記不清有多少個凌晨才回到駐地。
公司每名員工都撲下身子,埋頭苦干,為了安塞的污水治理付出太多的汗水。他們身上體現出了水環境人的“鐵軍”精神,這股拼勁、干勁創造了安塞奇跡。安塞區城管局負責人被他們的戰斗力深深折服,說“一天一個變化,一天一個樣子,建設速度堪稱奇跡。只有水環境這支有活力、有創新的環保隊伍,才能打造出延河治理的模范樣品。水環境公司組織能力、執行能力讓我們全縣人民看到了國企就是國企”。
不僅僅是安塞,在延河治理的關鍵區域、重點部位也隨處可見水環境人的身影。志丹、子長污水處理廠在運行和管理上出現問題時,經過商議洽談,水環境公司對兩縣的污水處理廠全盤接手。憑借先進的技術優勢和豐富的管理經驗,逐步破解了瓶頸制約,有效改善了運行現狀。
截至目前,志丹縣污水處理廠(一期)維修改造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中;志丹縣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作于2017年12月底滿足擴建工程通水條件,項目日處理能力達到12000m3/d。與此同時,志丹縣杏河鎮污水處理廠已竣工,目前正在開展調試工作;志丹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項目計劃今年9月底完工,項目建成后,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2017年1月1日,子長縣污水處理廠項目(提標改造工作)開始進水調試后,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
胸懷擔當意識,彰顯環保為民情懷
“踐行社會責任、造福三秦百姓”一直是水環境人的價值追求。三年來,公司大力弘揚“發展產業為事業,做好事業促產業”的企業發展觀,為改善全省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環保事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水環境公司對環保集團的社會責任不斷履諾踐諾。
在安塞區第一污水處廠,一輛移動式污水應急車正在高速運行。不遠處,一輛功率更大的污水處理車正在安裝。據操作技術員介紹,小型污水應急處理車日處理污水1000立方米,大型車輛日處理污水可達5000立方米。這兩輛車是水環境公司、也是全省僅有的兩輛。“按照合約,施工期間污水處理不屬于我們公司中標范圍,但是為了保護延河水生態,我們公司主動承擔了安塞第一污水處理廠施工期間的污水應急處理。”公司總經理桂宏說。
不久前,安塞區第一污水處理廠突發狀況,緊急求助水環境公司給予支持。接到求助后,公司領導立即帶領技術人員趕赴安塞,開展應急處理。此時,因為缺少一臺特殊設備讓應急處理陷于停滯。警情就是命令,公司立即與供貨商聯系,供貨商迅速開通綠色通道,減免采購流程,壓縮供貨周期,提前一個月生產發貨,確保了設備按時到場。
2017年,綏德“7·26”特大洪災發生后,水環境公司按照集團部署專項列支500萬元,調動工程車,購買一體化處理裝置趕赴災區,第一時間抽調精兵強將疾馳綏德,開展應急處理。
據了解,水環境公司曾數次為省內多地單位解決技術難題,連夜趕赴支援,不計回報。
持續奮斗,刻苦攻關,長期如一地堅守,這些都是水環境人身上的優秀品質。這一樁樁一件件處處都體現了國企的社會責任與擔當,正是靠公司這些年積累起的信用口碑,公司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肯定,也獲得了業內一致贊譽,同時也為自身發展贏得了機遇。
勝日尋芳延河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黨的十九大擘畫的生態文明建設新圖景下,水環境人以大視野、大境界、大胸懷的氣魄,按照集團提出的“實現百億資產規模,形成千億產業鏈”的“十三五”規劃目標,準確認識新階段的發展大勢,科學研判即將面對的挑戰,聚焦發展目標,埋頭苦干實干,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全力以赴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讓三秦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本報記者 雷榮 通訊員 葉皎 )
COPYRIGHT ? 2015 陜西環保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技術支持:陜西環保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347號 陜ICP備15009596號-1